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庆丰新闻>正文
 

【校际交流】川疆携手共研促发展 教育同心齐力谱芬芳

发表时间:2025-04-09阅读次数:168 作者:周盈巧来源:庆丰街小学

为不断深化成都市与乌鲁木齐市在教育领域的共同发展,促进成都市温江区庆丰街小学校与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五小学教育集团的教育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增进民族友谊。331日,庆丰街小学迎来了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五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团队一行为期四天的联合教研活动。庆丰街小学张春田书记携学校行政团队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学校行政团队的陪同下,来访教师团队一行深入学校,参观了小却精致的校园环境和校史馆。通过小五彩志愿者们的讲解,新疆来访教师团队更全面、立体地感受到庆丰街小学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情智教育理念。

331日上午,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五小学教育集团的交流老师们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见证了“庆丰教子坊”的正式成立。

聚焦核心素养 传承文化精髓

庆丰街小学作为一所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以一场教学艺术的盛宴迎接远道而来的教育同仁。身披教坛星辉的副校长与几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联袂登台,将多年育人智慧化作行云流水的课堂韵律。

首先,庆丰街小学方万强副校长带领6.5班的同学们开启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一堂课”——《采薇》。课堂中,方校长带领同学们以及老师们循着《采薇》的戍鼓声,穿越千年烟雨,在诗经的平仄间触摸文化传承的脉搏。这堂课以诗为媒,以情为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隽永魅力,也看到了师生共融共学的动人场景。

课例展示结束后,庆丰街小学高红霞老师代表六年级教研组以“聚焦核心素养 创设情境任务 落实语言运用”为题,作了课前陈述。高老师从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进阶性学习任务的设计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让老师对《采薇》这一课例的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随后,庆丰街小学校和乌鲁木齐第三十五小学代表教师也展开了积极的教学研讨。

乌鲁木齐第三十五小学任书记运用AI,根据听课感受,创作了一首小诗。精妙的语言、优雅的朗读,让整个活动会场掌声连连。

新疆的两位教师代表同样分享道:整堂课结构完整,重难点清晰,课堂氛围活跃,方校长善于关注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同时,也引用诗经之语“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赞美两校之间的美好友谊。

庆丰街小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张利评价道:方校长的课堂从“大”处着手。首先从文本解读上从大处着手,将节选的《采薇》放回原本的诗中学习;其次是从孩子的培养上从大处着手。从一首诗到一类诗,让孩子梳理、积累了战争类的故事,谈及了对战争的看法;从一首诗到整个传统文化,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更深刻。

来自花都小学的罗建荣老师也点评道: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而在这堂课中,我们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语文、语言的魅力;方校长的设计让人感受到他对文本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对生活的尊重。

庆丰街小学李瑶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语文的形象是什么?语文应该是一个画面,一种意境,一种沉浸的想象,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感。语文老师的语言,应该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之趣,文学意境之美,传统华章之蕴,这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走进文学世界有很大的引领作用。

最后,张春田书记进行了总结评价。张书记谈道:“诗有千千层,你在哪一层?”充分肯定了方校长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只有老师解读透彻了,才能更好地在课堂引领孩子走向远方。同时张书记也评价道,这堂课例有四个“丰”:丰富的文化底蕴,点燃了学生的兴致;丰富的诗词链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丰盈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丰识的诗词滋养,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教育因交流而多彩,友谊因互动而深厚。两校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礼物互换活动。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两校的同学们早已用书信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见证下,两校书记互换了满载情谊的书信。一份礼物,一份祝福。庆丰街小学的同学们也为远道而来的老师们精心准备了礼物,表达对大家的欢迎与问候。

聚焦核心素养 共研数学之美

接下来,开展了数学专题研讨活动。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互动研讨等形式,呈现了三节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思维型课堂。

活动伊始,庆丰街小学徐雪琴副校长代表四年级数学组,以科研淬炼出的教育哲思编织知识经纬,带来了一堂丰富激趣的数学课。《平均数》一课以“数学课间活动”为情境,设计了“智慧记忆广场”、“阳光运动广角”和“快乐游戏广场”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孩子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体会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课堂上,粉笔勾勒出思维跃动的轨迹,多媒体幻化出知识生长的年轮。经典教法与现代理念在讲台上交响,严谨逻辑与人文情怀在互动中共振。

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深深卷入到这此有趣的数学旅程中!

接着,来自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五小学教育集团的王娟老师,带来了充满童趣的《数学广角-推理》一课。王老师将教材与绘本故事进行有机结合,巧妙地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猫画大盗”的侦探故事相融合,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真正以一名小侦探的视角进行推理,体验数学中推理的奥秘。随着故事越来越白热化,孩子们心中“推理意识”的种子也在深深扎根发芽。

压轴登场的是张安东老师带来的《图形的运动-旋转》一课。张老师从“生活-数学-生活”和“线-图形”两个思维进阶视角展开本节课的研究。五年级的孩子们在张老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提炼-操作-总结”的学习过程,在有条不紊的课堂中渐渐生成“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核心素养。孩子们在合作和活动中探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点燃了数学的课堂。

研讨环节中,三位执教者向两校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意图,虽然三位老师在活动设计和教学风格上各不相同,但在设计课程时不约而同地聚焦到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并坚持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让孩子们亲身经历数学探索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评课环节中,汪艳老师认为这三节课都做到了“知识为明线,素养为暗线”在大任务的驱动下,孩子们的学习都是真实发生的,并且着重分析了在《数学广角-推理》一课中,可以加深对表格法的表头书写学习,让学习更加落地。廖敏老师则大力肯定了本次三节课例,她说:“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活动、观察出结论的过程,培养的是真正有学习能力的人”。

张春田书记最后对三节课例进行点评,他认为三节课都通过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聚焦数学本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了地。也指出要在课堂生成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利用这个火花去带动全班。

聚焦核心素养 共研语文之美

教育之河奔涌不息,课堂的浪花总在智慧碰撞中绽放异彩。乌鲁木齐第三十五小学教育集团赵静老师以《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带领学生踏上一段妙趣横生的语文探索之旅。

赵老师以“趣”为舟,创设招募小小播报员的情境,通过“理通知 比通知 发通知”三大任务,引导学生梳理四次大会通知的异同。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知为何狗熊发通知会失败,在互动游戏中巧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于模拟发通知演练中习得表达的秘匙。

接着,乌鲁木齐第三十五小学教育集团王沛沛老师执教《田忌赛马》,这堂课以思辨为核,层层递进。从梳理孙膑、田忌、齐威王的人物关系,到推演赛马策略的逻辑,再到探究“以弱胜强”背后的辩证智慧,课堂设计如棋局般环环相扣。学生化身小谋士,在讨论中碰撞思维火花,在角色代入中感悟智慧抉择。王老师以问题链驱动深度学习,将历史故事转化为思维训练的鲜活素材,让语文课堂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焕发现代思辨的锋芒。

课后研讨环节,上课老师先就课例设计意图及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我反思。

赵静、王沛沛老师:追求情境化、游戏化、生活化的课堂,设计充满趣味的挑战任务,让学生的素养在实践中提升,让思维的发展看得见。

方万强校长: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长路漫漫。以“学为中心”的理念站在学生立场,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进阶学习的乐趣,《采薇》须作调整的地方很多。在反思中,他具体谈到了课堂上三处设计问题指向标准答案,忽视学生参与体验,未能给学生自主参与、深度思考的设计,并给出反思调整后的改进办法。对教学精益求精,对课堂锱铢必较,方校长的反思给在场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两校老师结合两堂课的教学展开深入的交流碰撞。庆丰街小学一年级组与五年级组教师分别对两节课给予高度评价。老师们认为,《动物王国开大会》以任务群构建学习支架,将语文要素转化为生动游戏,让低段课堂兼具童趣与实效;《田忌赛马》则立足高阶思维培养,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为高段教学提供了范式。

 

在活动的尾声,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五小学教育集团北京路校区任婷婷副书记在总结中说: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成果丰硕。庆丰街小学精心安排,两位副校长亲自登台献课,让我们非常感动。本次活动我们见识了庆丰特色家校共育活动“教子坊”揭牌仪式,观摩了两堂大师课,开展了语文、数学两场专场联合教研活动,了解了学校落实“双减”,创新开展学生每天在校两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各个活动精彩纷呈。此次两校联合教研活动,搭建起了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力推动了校际交流发展,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通过合作,共同研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探索最佳解决方案,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这种校际交流合作,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入动力。联合教研活动提供了思考探索的契机,助力我们共同研讨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路径,推动改革深入开展。回顾活动,收获满满;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期待今后继续深化合作,携手共进,推动两校教育教学事业持续发展。

庆丰街小学张春田书记由衷感谢乌鲁木齐第三十五小学教育集团带来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盛赞两节课既有扎实的语文根基,又显创新的设计巧思,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机会,促进两校情谊共融;期待未来共筑更多跨域教研桥梁,让教育智慧激荡共鸣。

百川汇海终成浪,群木参天自有林。在这场跨越地域的教学盛宴中,或倾听,或思考,或记录,在交流中,在反思中,教育生命力的迸发在现场回旋。未来的日子,愿川疆教育同进步、共发展,共谱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