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齐家有道 教子有方——打造家校共育新样态

发表时间:2024-10-17阅读次数:6380 作者:李玉焘来源:庆丰街小学


——王永华老师到庆丰街小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主题活动

校家共育是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共生的有效途径,是为孩子提供专业科学教育方法,营造良好成长氛围的最佳方案。为了更好实现“齐家有道、教子有方”,为更多家长提供专业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10月15日,庆丰街小学邀请国家级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级高级心理咨询师王永华老师老师来校为老师们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嘉宾介绍

四川省家庭工作先进个人

王永华家庭教育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成都市家长学校总校特聘专家及第一课主讲

成都市乡村振兴巾帼家庭教育专项服务团专家

用中、英双语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的践行者

温江区中小学校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课前提疑

“习惯养成过程中让孩子有持续、美好的感知;刺激儿童‘镜像’神经元的优秀示范;不断地重复示范”是习惯养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活动伊始,老师们提出了“低龄孩子倾听能力弱,如何与家长合力,养成良好习惯”等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困惑。王老师化身“家长”,与老师们进行“实战”交流。在交流中,王老师分享了许多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策略,通过实用的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游戏,让老师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她讲到: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纠正”坏习惯,不如“养成”好习惯。同时,教师的专业度决定在家长心中的认可度。了解现象背后的科学逻辑,才可以与家长合力,找到真正简单有效、可操作、可视化的策略,一起科学育儿。

讲座解惑

“要让娃娃做得好,先要让他感觉好;要让学习效果好,你要首先懂大脑。”王永华老师以“课间操”中规则养成为导入,通过知识模型讲授、生活案例分享演绎、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与老师们剖析家庭教育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三脑合一”理论。通过讲座,老师们明白了儿童学习生活中的能力、习惯等表象与其儿童大脑过程中的发育机制有关。也明白了6至12小学生的核心内在心理密码——我跟别人比,有没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讲座中,王老师幽默、风趣、专业的演讲风格以及接地气的讲座内容触动和启发了全场老师们的内心。老师们们对老师所讲的很多经历都产生了共鸣,也引发了对校家共育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反思。通过科学的理论学习,老师们能够老师们结合日常教育经验,将所学理念、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日常教学和校家沟通中,逐步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

互动答疑

“有效沟通,从创造美好的感觉开始”。最后,王永华老师与教师积极互动,帮助教师识别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沟通难题。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能够充分运用“三脑合一”理论,有效分析学生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在充分观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合力。王老师还为老师们提出的教育难题给予支招。如对于“坐不住”的孩子要通过倒立、翻单杠等运动重点练习内耳前庭。对于上课“调皮捣蛋”的孩子要多用抚触、语言等方式及时给予关注。提升其安全感。培训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长夏尽,秋光始。此次培训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家园沟通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教师们纷纷表示,王永华老师的培训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操作,令他们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学习,教师们更加明白了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增强了他们在工作中的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