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频道-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正文
 

【校本教研展评(八)】深思笃行大单元 共探共研导学课

发表时间:2024-06-27阅读次数:9786 作者:李澜瑾来源:庆丰街小学

——小学科学大单元学历案单元导学设计与实施专题研究

科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的思维方式、实践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形成。517日,温江区科学大单元导学课专题研究活动在庆丰街小学校展开,旨在进一步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彭伟老师、庆丰街小学校张春田校长以及温江区各学校科学老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课例展示

第一堂课,庆丰街小学校程光老师进行了四年级《昆虫》单元导学课例展示。程老师以大单元为统领,以“解密昆虫”自然笔记大赛的任务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将本单元需要学习的内容系统性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和结构有整体的感知。在课堂中,程老师牢牢把握大任务所需知识,带领学生认识自然笔记,探讨昆虫的共同点。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教学环节设计从昆虫图片到模型,从二维到三维,逐层深入,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感和体验感,且课堂中出现的神秘来客——蚊子,来得也正合时宜,使得学生对昆虫特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本堂课的趣味性。

 

第二堂课,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刘瑶老师进行了四年级《生物与非生物》单元导学课例展示。刘老师以一段小鸟的叫声引入,提出了在校园里建造鸟巢的任务。并通过视频、小组阅读探讨知识小卡片的形式对鸟巢进一步认识,最后共同完成鸟巢的设计图。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兴趣表现浓厚。

 

 

教研探讨

 

接着,由庆丰街小学校李琬玉老师进行《昆虫》大单元学历案设计说明,李老师从设计依据、单元概览简介、单元导学课的设计以及单元设计亮点进行了阐述,以“三低”原则对如何设计好导学课进行了引导,即低起点,清醒认识起始的意义;低身段,适当增加践行的分量;低要求,合理调整评价的视角。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肖佳老师从课标要求、学情分析以及单元概览三大部分对《生物与非生物》大单元学历案设计进行了说明,他们基于教材,且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任务。

随后,庆丰街小学校唐执老师以及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唐韵老师、文瑶环老师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课后反思。从中发现两堂课的设计都遵循着以下思路:一、整合内容,创设趣味性单元任务;二、开拓创新,建立导学与内容的联系;三、自然过渡,衔接单元导学课。

 

鹏程小学校的刘永璇老师对五年级《仿生》单元学历案设计进行说明,从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概览的设计、结构化实施的课时学历案设、实践感悟和策略分享进行展开。他们的评价设计可视化、多维度、具有中立性,给了在场老师很多启发。

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彭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彭老师指出,通过今日几个团队评价任务以及评价标准的设计,让他感受到现在大家对教—学—评一致性里的评价策略在进行爬坡式的研究,正在克服难点。同时彭老师谈到了对庆丰街小学科学组本堂课设计中的一些感悟:怎么把学生的观察去引展深入,本堂课从二维到三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并把观察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营造了出来,让学生的思想进行了强烈的碰撞。

教研总结

最后,张春田校长以“学习者”的身份,分享了他在本次活动中对大单元导学课的体悟。他深刻地指出,科学课堂的价值无比珍贵,在我国,科学素养已提升至极高的境界。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正是人类科学素养的启蒙之旅。

 

此次专题研究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我们对大单元学历案还在不断摸索,力求使其推动科学课堂教学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