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庆丰新闻>正文
 

以课题研究为龙头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

发表时间:2014-04-23阅读次数:951 来源:
    4月12日上午,温江区庆丰街小学校本教研比赛拉开了帷幕,品德组教师专业的素养,对课题的深入研讨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老师。本次校本教研展示分为四个流程:朱玲老师执教,全组老师观课;杨映老师做前期研究陈述;全组教师议课;张利老师做总结反思。全组教师无论执教、观课、议课等环节,都紧扣研究课题《品德课堂学生有效活动设计研究》来展开,坚持他们一贯“以课题为龙头,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思路。
    朱玲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朋友多,快乐多》紧贴儿童生活实际,设计了由唱儿歌,表快乐导入活动;再谈快乐;听故事,学交友小窍门;演守约,练交友方式;看视频,解决交友中出现的小矛盾;总结交友窍门,升华情感。这样,整堂课都紧扣主题“快乐”来展开,通过一次次活动,触动学生内心,使学生明白朋友多,快乐也就多的道理。从而,主动学习交友方法,指导学生行为,落实教学目标。她和一年级二班的孩子们一起为大家呈现的课堂活动,验证了前期研究中设计的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课后,杨映老师简介了本组研究的课题,详细地阐述了此次校本教研的前期研究过程。通过她的生动介绍,我们看到了品德组始终围绕研究课题,扎实做好课题研究。他们经历多次的试教——研讨——修改——再课堂实施,如此循序渐进地扎实走好每一步,这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了品德课堂效率,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提升,在活动中发展。
    接着,全组教师各自围绕课题的研究策略,结合课堂观察所得,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反思。期间,高红霞组长指出,前期研究中设计的活动通过今天课堂实践,验证了活动的有效性,因为有了充分的预设,使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达到了教学效果。刘萍老师指出,本次学生活动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真正“动情”。付晓玲老师就设计交际性活动,使学生“动口”此策略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地剖析。张利老师就课堂中课题研究策略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与反思。各位评委老师还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及建议。
    品德课堂要做学生的活动,而不是活动学生,教师要关注儿童的发展,还原儿童的课堂。她还给本次校本教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指出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就是扎实于课例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发展,使老师在校本教研中也收获经验,得到提升。学生和老师的发展,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力量。
(庆丰街小学  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