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5时,当人们沉浸在节日到来的喜悦中,享受轻松与愉悦的时候,庆丰街小学参加调研考试学科的老师们却齐聚在学校,认真对各学科调研考试成绩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对成绩背后的得与失进行认真的总结和交流。高质量的“质量分析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让老师们相互取长补短,明确今后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区教师研究培训中心小学部周丽蕊主任、小语专家黎炳学校长、教研员阮洪、余晓华、张海艳以及庆丰街小学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参与了本次质量分析会。与会专家和领导还同老师们就命题思路、考试中学生答题的普遍问题及成因分析、“导优辅差”的基本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让学科教师们受益匪浅。
参加调研考试的六年级数学组在分析、总结中认为:连续两年的调研考试对老师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本次调研考试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跟数学组一贯坚持的三项基本作法密不可分:
1. 教研组老师坚持了课前扎实教研,课后及时认真总结交流的基本作法。
课前充分讨论教材使用方法,甚至教材重组的内容,课后及时交流上课的得失,反思做得好的环节,存在不足的地方,如何弥补等问题,解决了全新教材给教研组老师教学工作带来的诸多困难。
2. 教研组教师创造性地将新旧教材结合使用,发挥了两本教材的最大效益。
北师大教材和九义教材各有优势和不足,老师们就各取精华、扬长避短,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发挥了教师教学可贵的主动性。
3. 教研组教师坚持团结协作、资源共享是教研组取得成绩的“法宝”。
根据教研组教师的特点,合理分工,讲究协作,既减轻了单个教师教学的负担,又发挥了教师们各自的长处,综合效益可观。
五年级调研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语文教师付艳则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八个字“细化要求,认真落实”。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付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要求,建立了一整套从“预习要求”、“课堂学习要求”、“作业要求”、“习作要求”到“积累要求”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学生语文习惯培养方法,巧妙地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蕴涵其中,并且注意了充分利用学生家庭的教学资源,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真正体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正含义。
胡作富校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通过质量分析与交流,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方向:
1. 城关老师教学水平都是相当的,态度决定一切,谁付出谁就有收获。
2. 有了态度还要讲究方法,科学的方法是质量的保证。
3. 树立大教学观,多学习、多交流、讲协作,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